竹炉旋拨松花火,石鼎閒拈柏子香
出处:《岁晚感兴》
宋 · 韩淲
岁晚天寒山水乡,团蒲曲几在书房。
竹炉旋拨松花火,石鼎閒拈柏子香。
吟就有时闻夜雪,睡馀乘早负朝阳。
呼儿瓶粟今多少,且典青衫沽酒浆。
竹炉旋拨松花火,石鼎閒拈柏子香。
吟就有时闻夜雪,睡馀乘早负朝阳。
呼儿瓶粟今多少,且典青衫沽酒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寒冬时节,诗人独坐书房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雅士在冬日里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
首联“岁晚天寒山水乡,团蒲曲几在书房”,开篇即点明季节与地点,岁末的寒冷与山水环绕的宁静环境,营造出一种深冬特有的氛围。诗人身处书房,周围是温暖的团蒲和弯曲的几案,营造出一种温馨而静谧的读书环境。
颔联“竹炉旋拨松花火,石鼎閒拈柏子香”,进一步描绘了书房内的生活细节。竹炉上跳跃着松花火焰,温暖而充满生机;石鼎中轻轻捻动着柏子,散发出清幽的香气。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品味与高雅情趣。
颈联“吟就有时闻夜雪,睡馀乘早负朝阳”,则将诗人的生活状态推向了另一个层面。夜晚时分,诗人或许在吟诵诗文,此时窗外传来夜雪的声音,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宁静。清晨醒来,诗人便趁着朝阳初升,出门活动或继续诗文创作,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尾联“呼儿瓶粟今多少,且典青衫沽酒浆”,以日常生活的小事收尾,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豁达,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询问家中储粮情况,并决定典当衣物换酒,展现出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雅士在岁末寒冬中的生活情趣与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