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
出处:《梅隐亭》
宋 · 王之道
无虑无营得自如,乱红狼籍绿阴初。
莫贪视盗诛锄术,轻换齐民种莳书。
风物最怜清且好,宾朋那患数斯疏。
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
莫贪视盗诛锄术,轻换齐民种莳书。
风物最怜清且好,宾朋那患数斯疏。
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梅隐亭》。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一种超然物外、不染尘俗的心境。在第一句“无虑无营得自如”,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那就是没有忧虑和野心,能够随遇而安地生活。紧接着,“乱红狼籍绿阴初”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象,花开得很茂盛,叶子也逐渐长出来,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莫贪视盗诛锄术,轻换齐民种莳书”表明诗人对于贪婪和盗窃行为的批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和珍惜。在这里,"轻换齐民种莳书"可能是指通过教育来改变人民的习性。
接着,“风物最怜清且好,宾朋那患数斯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间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纯洁高尚事物的喜爱。这里的“风物”泛指自然界和社会上的美好事物,而“宾朋”则是指朋友之间的情谊。
在最后几句,“高谈亹亹还终晷,坐觉庭花影上裾”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高谈阔论直至日落,以及坐在庭院中感受到花影斑驳的景象。这里体现出一种闲适自得、享受生活美好时光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高洁生活态度的追求,以及他对知识、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