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出处:《题瑞相寺》
宋 · 李山甫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路:道路。入:进入。
禅关:禅修之地。
僻:偏远。
僧:僧人。
迎:迎接。
取:拿取。
衲:僧袍。
披:披上。
怜:怜惜。
重到:再次来到。
此:这里。
忆:回忆。
旧游:昔日游览。
泉石:山泉岩石。
清虚:清静虚无。
境:环境。
松筠:古松翠竹。
古老:苍老。
姿:姿态。
问师:向师父询问。
别:告别。
鹤驾:乘鹤。
几回:几次。
知:知道,预见。
翻译
道路深入禅修之地偏远,僧人迎接我并披上衲衣。我独自怜惜再次来到这里,回忆起往昔的游览时光。
山泉岩石构成清静虚无的环境,古松翠竹显露出苍老的姿态。
向师父告别后,不知何时能再见到您乘鹤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禅关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这两句表明诗人走进了偏僻的禅关之地,被寺庙里的僧侣迎接,并且接受了僧人的衣物,这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皈依和净化。
"自怜重到此,還憶舊游時。"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来到这里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一种对于往昔岁月无法挽留的心情。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周围清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以及松树古老、枝干扭曲的形态。这不仅是对物理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问师從此别,鶴駕幾回知。"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向寺中的师父告别,并询问鹤驾(即神仙乘坐的瑞兽)何时再相会。这既包含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解脱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意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