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
出处:《题凤凰山后岩》
宋 · 文同
此景又奇绝,半空生曲栏。
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
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
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
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
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
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此景:眼前的景象。奇绝:奇特非凡。
半空:在半空中。
生:出现。
曲栏:弯曲的栏杆。
蜀尘:蜀地的尘土(代指远方)。
随眼:随着视线。
断:消失。
蕃雪:异域的雪花。
满襟寒:充满衣襟的寒意。
涧下:山涧之下。
雨声急:雨声急促。
岩头:岩石之上。
云色乾:云彩消散。
归鞍:回家的马鞍。
休报:不必报告。
晚:晚归时间。
盘桓:逗留,徘徊。
翻译
眼前的景象无比奇特,半空中竟然有曲折的栏杆。看着远方的蜀地尘土消失,身上的异域雪花带来阵阵寒意。
山涧中的雨声急促,岩石上云彩已散去。
不必急于回报归家的时间,我想在此停留欣赏一番。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奇绝的自然风光图景。开篇“此景又奇绝,半空生曲栏”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凤凰山后岩独特景致的赞美之情。这里,“此景”指的是诗人眼前的山岩景观,“奇绝”则形容其非凡之美;“半空生曲栏”则描绘出岩石在半空中生长,曲折如栏干之状。
接下来的“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两句,则透露出诗人行走于蜀地山间,对于远方尘世的割舍与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其中,“蜀尘”指的是四川一带的尘世纷扰,“随眼断”则意味着诗人视线所及之处,皆已与尘世隔绝;“蕃雪满襟寒”则形容诗人在山间行走,身上沾染了蕃草花的雪水,感到一丝凉意。
“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干”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山中雨后之景象。其中,“涧下雨声急”写出了山谷间滂沱而下的暴雨之声,而“岩头云色干”则表现了雨过天晴,一片洁白的云朵悬挂在岩石之上,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最后,“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物的珍惜和不忍离去的情怀。“归鞍休报晚”意味着诗人在此地逗留至傍晚才慢慢收拾行装准备回程,“吾待且盘桓”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暂时停留,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