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
出处:《用韵答宋推官廷臣见寄》
明 · 郑真
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
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
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
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
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
鉴赏
这首诗以答谢宋推官廷臣的寄赠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文学交流的渴望。首联“淮南为客已多年,长忆山中孟浩然”点明了诗人的客居生活以及对古代文人孟浩然的怀念,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古代文人雅趣的向往。颔联“雁信远随千里月,鸾章忽报九重天”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雁信和鸾章象征友人的书信和寄赠,形象地描绘了远方友人的问候如同月夜的雁阵,又如天上的鸾章,既遥远又珍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颈联“论文愿借清风榻,载酒须同碧水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探讨文学、畅饮美酒的愿望,使用“清风榻”和“碧水船”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诗意盎然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学交流的珍视。
尾联“莫道老虔官独冷,吹嘘正待向云边”则以自嘲的方式回应了友人的关切,表明自己虽身处官场,但内心依然渴望着文学的滋养和友情的温暖,期待着能够像云边的风一样,自由地吹拂,寓意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精神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