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因道术仙能到,何用禅言佛不同
出处:《醉题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倏忽侵寻八十翁,平生学问见诗中。
可因道术仙能到,何用禅言佛不同。
是是非非双鬓白,莺莺燕燕百花红。
太岁壬寅题此句,小楼买酒酹东风。
可因道术仙能到,何用禅言佛不同。
是是非非双鬓白,莺莺燕燕百花红。
太岁壬寅题此句,小楼买酒酹东风。
注释
倏忽:转眼。侵寻:逐渐接近。
学问:知识和学术。
道术:道教的法术或修行。
仙能:成仙的能力。
禅言:佛教禅宗的教义。
是非:对错、正误。
双鬓:两边的鬓发。
莺莺燕燕:形容鸟儿鸣叫,也象征春天。
百花:各种各样的花。
太岁:古人指木星,这里指年份。
题此句:写下这首诗。
买酒:购买酒。
酹:洒酒祭奠。
翻译
转眼之间我已年近八十,一生所学尽在诗中显现。能否凭借道术成仙,何必执着于佛家与禅言的区别。
世间的是非黑白,映衬着我两鬓斑白,花开花落,春意正浓。
壬寅年写下这首诗,我在小楼买酒,向东风致敬。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歌,通过对待人生的态度和个人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的智慧与生活感悟。
“倏忽侵寻八十翁”一句,以“倏忽”二字描绘出时间飞逝的速度,直指生命如逝水般流失,而“八十翁”则是对长寿的一种渴望,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与渴望长寿之间的心理矛盾。
“平生学问见诗中”表明诗人的知识和修养都凝结在他的诗歌之中,既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重视,也透露了诗人通过写作来记录生活、传达思想的情怀。
接下来的“可因道术仙能到,何用禅言佛不同”则是对儒释道三教的比较。诗人认为无论是追求长生不老的“道术”,还是佛家的禅修,最终目标都是在于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解脱。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各类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融合。
“是是非非双鬓白,莺莺燕燕百花红”则是对生活的感慨,“双鬓白”象征着时光流逝、年华老去,而“莺莺燕燕百花红”却描绘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自然界永恒生命力的感悟。
最后,“太岁壬寅题此句,小楼买酒酹东风”则是诗人的自述。在特定的时节(太岁壬寅),诗人在自己的小楼中,独酌美酒,对着东风吟咏这首诗。这里既有对个人生活的小确幸,也有对宇宙自然的顺应与和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生命、修养、哲学思想以及自然界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