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
出处:《春旱三章》
明 · 王世贞
孑孑数馀黎,辽辽殊未央。
银镂穷天府,技击歼朱方。
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
使者东西来,玺书正相望。
轮蹄金纠错,鞭笞血纵横。
侧窥骄阳意,毋乃帝未详。
矫首盻穹苍,沈深竟难量。
银镂穷天府,技击歼朱方。
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
使者东西来,玺书正相望。
轮蹄金纠错,鞭笞血纵横。
侧窥骄阳意,毋乃帝未详。
矫首盻穹苍,沈深竟难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诗人以"孑孑数馀黎"开篇,形象地刻画出在艰难困苦中仅存的少数百姓。"辽辽殊未央"则表达了战事无尽,百姓生活无望的漫长状态。"银镂穷天府"暗示了奢华的战争耗费,而"技击歼朱方"则揭示了战斗的残酷和敌我双方的冲突。
接下来,诗人指出人民生活困苦,"比井稀宿籍,在公乏栖粮",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难以得到。朝廷使者频繁往来,"玺书正相望",但似乎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增添了民众的忧虑。"轮蹄金纠错,鞭笞血纵横"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无情和百姓的苦难。
诗人对皇帝的意图提出质疑:"侧窥骄阳意,毋乃帝未详",暗示皇帝可能并未充分理解民间疾苦。最后,诗人仰望天空,感叹"矫首盻穹苍,沈深竟难量",表达出对局势深沉而难以预测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春旱期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严峻现实,以及诗人对统治者责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