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眼纷纷更问为,幽人生死况能齐
出处:《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 其三》
宋 · 陈造
过眼纷纷更问为,幽人生死况能齐。
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
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
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齑。
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
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
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齑。
注释
过眼:形容事物变化快速,转瞬即逝。更问为:又怎能相比。
幽人:隐士,指超脱尘世的人。
生死:生与死。
海桑:比喻深海中的桑树。
日车辙:太阳运行的轨迹,象征天道或权力。
宸极:天帝的居所,代指天宫。
天磨脐:天道的磨砺,比喻命运的考验。
臧谷君:借指沉迷于学问的人。
书蠹:书虫,比喻沉溺于书本的人。
研桑:研读桑叶,寓言读书深入。
醯鸡:醋瓶里的小虫,比喻眼光短浅。
战胜:取得胜利。
轻千乘:轻易对待大规模的胜利。
晨盐:清晨的咸味,比喻早年的辛劳。
暮齑:傍晚的酸菜,比喻晚年的困苦。
翻译
世事如过眼云烟,生与死的差别又怎能等同。深海桑树怕挡住太阳车的轨迹,天帝的居所也承受着天道的磨砺。
臧谷君沉溺于书卷,我则嘲笑像醋瓶里的小虫一样局限。
晚年才明白,轻易取得胜利是多么轻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清晨的咸味和傍晚的酸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再赠泽卿商卿道旧三首(其三)》。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的感慨。"过眼纷纷更问为"描绘了世间万物瞬息万变,令人难以把握;"幽人生死况能齐"则暗示生死无常,人与幽冥之物相比,更显渺小。"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运用比喻,意指世事如沧海桑田,连太阳的运行都可能受到影响,而人间权势如同天帝的肚脐,微不足道。
诗人提到"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以臧谷沉迷于书本,我则嘲笑像醋瓶里的小虫一样,揭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最后两句"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齑"表达了诗人晚年醒悟,认识到早年追求权势的轻浮,现在后悔不已,宁愿过平淡如晨盐暮齑的生活。
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含蓄,体现了陈造诗歌的哲理性和深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