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小迟苍玉佩,南征聊制芰荷裳
向来年少今俱老,君拜监州我作郎。
北阙小迟苍玉佩,南征聊制芰荷裳。
病身只作家山梦,径菊诗葩两就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走马:骑马。看花:欣赏花。
拂绿杨:掠过绿色柳树。
曲江:唐代名胜地。
牡丹香:牡丹的香气。
向来:一向。
年少:年轻时。
俱老:都已老去。
君:你。
拜监州:被任命为监州官。
我作郎:我成为郎官。
北阙:北方朝廷。
小迟:稍微迟缓。
苍玉佩:青玉佩饰。
南征:南方征战。
聊制:暂且制作。
病身:病弱之躯。
家山:家乡。
径菊:小径上的菊花。
诗葩:诗篇。
两就荒:都已荒废。
翻译
骑马匆匆欣赏路边绿柳,一同在曲江品味牡丹的香气。昔日青春少年如今都已老去,你被任命为监州我成为郎官。
在北方朝廷任职稍显迟缓,暂且制作南方征战时穿的菱荷衣裳。
病弱之躯只能寄托于家乡梦境,小径上的菊花和诗篇都已荒废。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岁月变迁以及个人仕途感悟的深刻体验。
首句“走马看花拂绿杨”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赏图景,诗人骑马漫步于绿意盎然的柳树旁,观赏着开得正盛的花朵。这里的“走马看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悦与向往。
接着,“曲江同赏牡丹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在古代文化中,牡丹不仅是国色,而且象征着富贵和荣华。这里的“曲江”暗示了一种幽静而美好的自然环境,而“同赏牡丹香”则表明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份美好。
第三句“向来年少今俱老,君拜监州我作郎”带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诗人回顾往昔,当年热血青年如今皆已步入老年,友人担任监州之职,而自己则成为一名郎官。这两句通过对比年轻与衰老,表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北阙小迟苍玉佩”中的“北阙”可能指的是宫城之北,而“苍玉佩”则象征着清廉和高洁。这里诗人或许在表达对某种美好事物的留恋或期待,尽管这种期待带有几分迟缓。
“南征聊制芰荷裳”中的“南征”可能指的是往南方出征,而“芰荷裳”则是用来比喻诗人所穿服装。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即将远行的决心,尽管内心对这种离别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无奈。
最后两句,“病身只作家山梦,径菊诗葩两就荒”则描绘了一种退隐田园的生活态度。诗人因病体虚弱,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寄托于对家乡山水的梦境中。而“径菊诗葩两就荒”则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失意与放弃,转而专注于田园生活和文学创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友情的怀念以及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