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出处:《挽遂初陈尚书》
宋末元初 · 王义山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得:到达。咸淳:南宋末年的一个年号。
国步艰:国家处境艰难。
抗疏:向皇帝直言进谏。
动天颜:触动皇上的脸色。
那肯:怎能肯。
死牖下:在窗户下等死。
馀子:其他人,指小人。
活草间:在草丛中苟且偷生。
有分:命中注定。
珠厓:古地名,今海南琼山一带。
终着去:最终要去的地方。
无心:没有留恋之心。
故人:老朋友。
目断:目光远望直到消失。
暮云处:傍晚的云层中。
雾雨濛濛:雾气弥漫的雨水。
翻译
到了咸淳年间,国家步履维艰,我多次上疏直言,触动了皇上的颜面。大丈夫怎肯在窗下等死,让那些小人苟且偷生。
我命中注定要前往珠崖,虽无归心,但白发苍苍仍期盼能活着回来。
老朋友的目光在暮色中远眺,只见山外连山,雾雨迷茫。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名为《挽遂初陈尚书》。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不屈的抗争精神。
"到得咸淳国步艰,几回抗疏动天颜。"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国家多难之际,不断上书陈述时政,希望引起君主的关注。"咸淳"指的是北宋末年的一段时期,那时候国事艰难,诗人身处其中,感慨良深。
"丈夫那肯死牖下,馀子从教活草间。"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对后代的期望。在艰苦的环境中,诗人仍旧保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不愿意在困境中沉沦,而是希望能够教育和引导子孙,在艰难中求生存。
"有分珠厓终着去,无心白发望生还。"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珠厓"指的是美好的时光,而"白发"则是岁月流逝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能为力,同时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故人目断暮云处,雾雨濛濛山外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离别和怀念的情景。诗人在远方,对着渐渐消失在晚霞中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而"雾雨濛濛"则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的悲凉情怀,展现了一幅宋末元初社会动荡、人心不古的历史画卷。王义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渴望,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