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侄如玄子如琰,不独东山别号同
出处:《赠东山谢万户》
明 · 边贡
万户侯,丈八矛,临川四境俱休休。
万人督,千钟粟,临川四境俱鼓腹。
壮有立,老有归,英巨峰前春草肥。
白头高眠草堂下,前植青松后梧槚。
临安路与临川通,共道将军多祖风。
有侄如玄子如琰,不独东山别号同。
万人督,千钟粟,临川四境俱鼓腹。
壮有立,老有归,英巨峰前春草肥。
白头高眠草堂下,前植青松后梧槚。
临安路与临川通,共道将军多祖风。
有侄如玄子如琰,不独东山别号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谢万户在临川的隐居生活。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将官场的权势(“万户侯”、“丈八矛”)与田园生活的闲适(“临川四境俱休休”、“万人督,千钟粟,临川四境俱鼓腹”)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谢万户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壮有立,老有归,英巨峰前春草肥”一句,既表达了对谢万户壮年建功立业、晚年归隐山林的美好祝愿,也暗示了英巨峰作为其精神寄托的象征,预示着春草丰茂,生机勃勃的景象,寓意着谢万户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白头高眠草堂下,前植青松后梧槚”描绘了谢万户晚年在草堂中安然度日的场景,以“白头”形容其年迈,但“高眠”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与宁静。青松与梧槚的种植,不仅增添了环境的雅致,也象征着谢万户品格的高洁与坚韧。
“临安路与临川通,共道将军多祖风”点明了谢万户与临安的联系,以及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强调了他的影响力和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最后,“有侄如玄子如琰,不独东山别号同”通过提到谢万户的侄子们,进一步展示了家族的传承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谢万户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他所追求的家族团结与和睦的价值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谢万户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亲情、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