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阑尊酒罢,归路月明中
明 · 佘翔
地僻蓬门静,松萝一径通。
薰风回石榻,幽梵出花丛。
问字通扬子,谈经对远公。
兴阑尊酒罢,归路月明中。
薰风回石榻,幽梵出花丛。
问字通扬子,谈经对远公。
兴阑尊酒罢,归路月明中。
鉴赏
这首明代佘翔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静谧的山林景象。"地僻蓬门静",诗人身处偏远之地,门庭简陋,环境清幽。"松萝一径通",一条小径蜿蜒穿过松树和藤萝,显得自然亲切。"薰风回石榻,幽梵出花丛",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暖意,寺庙中的梵音从花丛中传出,增添了禅意。
诗人与友人陈元甫、僧宏恩相遇,他们一同探讨学问,"问字通扬子,谈经对远公",这里借用了扬子江和远公(东晋高僧慧远)的典故,表达学术交流的氛围。"兴阑尊酒罢",畅谈之后,兴致渐消,酒宴结束。最后,"归路月明中",他们踏着明亮的月色归去,留下一片宁静的夜晚。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境,展现了夏日山林的静美以及与友人学术交流的乐趣,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和对知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