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全文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出处:《赋得江边柳
唐 · 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注释

翠色:草色。
翠:一作“草”。
连:一作“迷”。
烟姿:轻盈美好的姿态。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袁丰居宅后,有六株梅,开时……(丰)叹曰:‘烟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笑耳。
’”此处指柳姿,柳丝摇曳如烟。
影:一作“叶”。
钓人:钓鱼人。
人:一作“矶”。
鱼窟:指鱼栖身的洞穴。
鱼:一作“龙”。
系:一作“拂”。
客舟:运送旅客的船。
晋陶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萧萧:象声词。
此处形容风雨声。
惊梦:惊醒睡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

翻译

杨柳的翠色在荒凉的岸边绵延,透过曳如烟柳丝,隐约能看见远方的高楼。
岸边柳树的倒影铺撒在水面,随波摇晃,飘扬的落花落在垂钓人的头上。
柳树的根深深藏在水底,成了鱼的栖息处,低垂的柳枝系住了旅客之舟。
风雨萧萧的夜晚,从梦中惊醒又增添几许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风光图。开篇"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通过对柳树和水面上的烟雾状如画中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美丽江景。"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一句,则借助柳树投射在清澈秋水中的倒影,以及飘落的柳絮,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接下来的"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则描写了柳树与江水生物、行人之间的和谐共生。根部深藏,成为鱼儿的避风港湾;枝条低垂,仿佛在为过往的客船系上安全的锁链。

最后两句"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思。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即便是美丽的江景也不禁让人感到凄凉,而惊醒后的梦境,又使得诗人的愁绪更加深重。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篇集观赏与抒情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