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出处:《送李检讨予养还山》
清 · 毛奇龄
太华有佳气,乃在龙门山。
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
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
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
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
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
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
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
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千载启石室,一若通武关。
盘冈与绣岭,隐者藏其间。
况复踵灵异,于此产马班。
当今居史宬,畴职笔与删。
翳众多匠手,而予犹汗颜。
维彼粲门子,高踞兰台端。
慷慨忽弃置,踯躅谁跻攀。
柱下去一宿,撰事留五难。
有论责韩愈,无书报任安。
新秋坐林薄,仰看飞云还。
窗通紫微远,户傍太乙寒。
日月过櫩隙,晨夕躬庭餐。
视此三寸扰,何如一日闲。
予有湖上业,滟潋通周官。
思以割一曲,未敢徼圣欢。
横门出祖道,藉藉皆来观。
缅彼前史贤,相顾增长叹。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毛奇龄所作的《送李检讨予养还山(其三)》。诗中,作者通过对龙门山的描绘,赞美了山中的佳气和隐者的栖息地,暗示了李检讨的高尚品质和才情,如马班般的非凡。诗人自谦自己虽身处史宬,却感到责任重大,而李检讨则被闲置,令人惋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以及对自我生活的反思,认为比起忙碌,湖上的宁静生活更值得向往。送别时,众人围观,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