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朋日过从,可嬉仍可娱
勒马向天山,咄咄空踟蹰。
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
冷气刺骨髓,寒风割肌肤。
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
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
前年走河北,荆榛郁丘墟。
夜宿古战场,鬼物声呜呜。
去年及淮南,黄尘翳行裾。
长流漂白骨,满目皆畏途。
今年归湖山,乔木依故居。
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
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
友朋日过从,可嬉仍可娱。
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
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
偶尔得生还,相对真梦如。
万事一画饼,百年捋髭须。
向来误儒冠,今也无壮图。
且愿休王师,努力加饭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异乡的孤独和苦涩,也表达了归家的喜悦与平凡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在环境的强烈反差。
"北行十三载,痴懒身羁孤。"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诗人长久以来漂泊异乡、孤独无伴的情境。
接着,诗人描写了旅途中的艰辛和自然界的苛酷,其中“咄咄空踟蹰”一句,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悲凉感。"穷阴六月内,白雪飞穹庐。冷气刺骨髊,寒风割肌肤。" 这几句生动地刻画了旅途中的严寒环境和诗人的身心遭受。
在饮食方面,“饥餐枣与栗,渴饮酪与酥。”表明生活的艰难和物资的匮乏,这种写法增强了诗中对苦难生活的描绘。
"弃置勿复言,言之则成迂。"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顾与感慨,似乎在说这些经历不再提及,但一旦提起便又是一番纷繁复杂的情绪。
随后几段,诗人分别回忆了前年走河北、去年至淮南以及今年归湖山的经历。每一部分都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内在情感的波动。
最终,"乔木依故居。堂前双老亲,粲粲色敷腴。壁间岂无琴,床头亦有书。友朋日过从, 可嬉仍可娱。开轩耿晴色,梅花绕庭除。" 这些句子表达了归家后对平静生活的享受和满足,其中“双老亲”、“琴”、“书”、“友朋”的出现,更增添了一份温馨和安宁。
"呼儿斫海鲸,新篘酒盈壶。偶尔得生还,相对真梦如。万事一画饼,百年捋髭须。向来误儒冠,今也无壮图。且愿休王师,努力加饭蔬。" 最后几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诗人通过对儿女、酒宴和日常生活的小确幸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享受。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历经沧桑后归于平淡的生还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