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全文

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

宋 · 王禹称
年来恩例得量移,祇合高歌不合悲。
消长盈虚存大易,东南西北有先师。
未抛轩冕终妨道,偶见林泉且赋诗。
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

拼音版原文

niánláiēnliángzhīgāobēi

qīngchángyíngcúndōngnán西běiyǒuxiānshī

wèipāoxuānmiǎnzhōngfángdàoǒujiànlínquánqiěshī

shìwénxiāngzhùsānyínqíngnánshízhúbiānchí

注释

年来:近年来。
恩例:按照惯例或恩典。
量移:官职调动。
祇合:只应该。
不合:不应该。
悲:悲伤。
消长:增减、盛衰。
盈虚:盈满和空虚。
大易:《易经》中的道理。
东南西北:象征天地四方。
先师:古代的智慧导师。
轩冕:官帽和车乘,代指官位。
妨道:妨碍修行道路。
偶见:偶然看到。
赋诗:作诗。
阌乡:地名,在今河南灵宝市。
住三日:停留三天。
吟情:吟诗的情感。
竹边池:竹林旁边的池塘。

翻译

近年来我得以按例调动,只应高歌不应悲伤。
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深藏易经,东南西北都有我们的先师指引。
没有完全放弃官职终究阻碍了修行,偶尔见到山水就写首诗抒怀。
为何在阌乡停留了三天,对这里的竹林池塘吟咏之情难以割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阌乡县留题陶氏林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深厚的情感。

"年来恩例得量移,祇合高歌不合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与珍视,他认为应该用歌声去纪念那些美好的时光,而不是沉浸于哀伤之中。

"消长盈虚存大易,东南西北有先师。"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中的变化万千,以及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景仰之情。"消长盈虚"指的是天地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规律,而"存大易"则是说这些变化虽然复杂,但本质上却是简单而又自然的。

"未抛轩冕终妨道,偶见林泉且赋诗。" 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即便还未来得及整理行装,也会因为偶然间遇到的美景而兴起诗意。

"何事阌乡住三日,吟情难舍竹边池。"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阌乡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他在这里停留了三天,却仍然不忍心离去,因为那里的竹林与池塘给他带来了太多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的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对于传统文化和先贤教诲的敬仰之情。王禹偁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结合,创作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