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远辽阳渡,心怀岘首亭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
身远辽阳渡,心怀岘首亭。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福威:形容人的威严和福气。麟经:古代经典文献,此处可能指儒家经典。
三鉴:古代指明镜、清泉、明烛,象征明智之士。
九龄:指唐代名臣张九龄,以其智慧和忠诚闻名。
鼙鼓:古代军中的小鼓,用于指挥战斗。
岘首亭: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景点,代指故乡或怀念之地。
倾盖:古人行车时,车盖相交,表示初次相遇。
青:形容人的眼睛年轻有神。
断雁:失群的孤雁,象征离别和孤独。
潸然涕泗零:形容眼泪流下来,心情悲痛。
翻译
福威眺望远方,笔墨刻画麟经。正道失去明鉴,危难之际想起九龄。
世间纷扰无处躲避,战鼓声令人难以忍受。
身处遥远的辽阳,心中怀念岘首亭。
摘下头巾,白发半露,相识之人眼中已无青春。
孤雁在西风中疾飞,我不禁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金初诗人刘著的作品,名为《次韵彦高即事》。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深情。
"福威看九落,笔削在麟经":这里运用典故,福威指的是古代名将福公子孙,九落则是山名,而笔削在麟经则表明诗人对文学的渴望和追求。通过这样的开篇,诗人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高洁的情操。
"中道亡三鉴,危时忆九龄":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友人的哀伤之情。三鉴指的是古代三位贤臣——伯夷、叔齐和西门豹,而九龄则是对往事的回忆。在危难之际,诗人更是怀念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网罗无处避,鼙鼓不堪听":这里形容的是内心的痛苦与压力。网罗如同困境,无处可逃;而鼙鼓则象征着战争的声音,对于追求和平、安宁的诗人来说,这种声音是难以忍受的。
"身远辽阳渡,心怀岘首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流离失所之感。辽阳渡与岘首亭都是地名,但在这里它们象征着遥远的家乡和对故土的情思。诗人虽然身处异乡,但内心深处依旧怀念那片曾经属于自己的土地。
"脱巾头半白,倾盖眼谁青":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凄凉与孤独。在风中脱落的帽子,以及随之而来的白发,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年华的老去。倾盖眼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念,谁青则是在询问,那些曾经青春洋溢的人们如今又在何方?
"断雁西风急,潸然涕泗零":最后两句以断续的雁鸣声和急促的西风来表达诗人的悲凉心境。潸然涕泗,则是对于友情、岁月的无尽哀伤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层次,是一篇集怀旧、哀伤与思念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