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全文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唐 · 白居易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

注释

原生衣:破旧的衣服。
百结:布满补丁。
颜子:颜回,孔子的弟子,以贫寒而乐道著称。
先贤:古代的贤人或道德高尚的人。
衣食幸相属:衣食勉强够用。
相属:连接,此处指勉强维持。
胡为:为何。
不自安:不能自我满足。
清渭曲:清澈的渭水边。
居处:居住的地方。
茅茨:茅草屋顶。
十数间:十几间。
寒负檐下日:冬天背靠屋檐晒太阳。
热濯涧底泉:夏天在山涧泉水中洗澡。
日入已复眠:日落后又再次入睡。
西风满村巷:西风吹遍村庄的小路。
鸡犬声:鸡鸣狗叫的声音。
车马喧:车马的嘈杂声,象征世俗的纷扰。
一尊酒:一杯酒。
东南山:指东南方向的山峦。
稚侄:年幼的侄子。
初学步:刚开始学走路。
庶几:差不多,希望。
颜与原:颜回和原宪,都是孔子的弟子,以清贫乐道著名。

翻译

破旧的衣服布满补丁,颜回一碗饭食简单。
他却快乐于自己的志向,忘掉了饥饿寒冷的艰难。
如今我是何等人,品德比不上那些先贤。
衣食尚能勉强维持,为何还不满足心不安。
何况在这清溪河畔,居住的地方宁静悠闲。
榆柳树栽了上百棵,茅草屋有十几间。
冬天背靠屋檐晒太阳,夏天在山涧泉水中洗浴。
日出还没起床,日落又已安然入睡。
西风吹过村落,八月的天气凉爽宜人。
只有鸡犬的叫声,听不到车马的喧嚣。
时常举杯独酌,遥望东南的群山。
小侄子刚开始学走路,拉着我的衣角在我面前嬉戏。
如此生活已足够快乐,希望能像颜回那样简单纯粹。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通过对比古贤和自己目前的平凡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向往。开篇“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两句,借用孔子的学生颜回简约无华的生活来反映出诗人对古贤生活状态的赞美。接着,“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表明了颜回在贫困中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从而超越了物质的束缚。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则是诗人自谦,认为自己无法与古代圣贤相比。然而,“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显示了诗人对于目前能够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和平静接受现状的心态。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描绘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环境。接下来的几句“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致的欣赏和享受。

在“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他似乎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忙碌的境界。而“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则是对当时季节特征的描绘。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一句,通过对比城市中的喧嚣与田园生活中的宁静,强化了诗人对于乡间生活的偏好。紧接着,“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则是诗人在这种环境中寻得闲适之趣。

最后两句“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描绘了家乡的温馨和亲子之间的甜蜜互动,同时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颜回一样,保持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境,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