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
出处:《舟中清明》
宋 · 赵蕃
三日舟行风打头,春愁那更值羁愁。
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
一年谁似清明节,忍向天涯除破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三日:三天。舟行:乘船出行。
风打头:风雨不断打在头上。
春愁:春天的忧愁。
那更:更何况。
值:加上。
羁愁:离别或旅途的愁苦。
一年:一年中。
谁似:谁能比得上。
清明节:清明时节。
忍:怎忍心。
向天涯:向着远方。
除破休:除去这愁苦。
翻译
三天乘船出行,风雨不断打在头上。春天的忧愁已经够多了,更何况还要加上离别的愁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舟行时遭遇风雨,内心叠加着春愁与羁旅之苦。"三日舟行风打头"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不顺,风浪似乎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春愁那更值羁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本应充满生机却因远离家乡而倍感愁苦的心情,春愁与羁愁交织,加重了诗人的哀愁。
"一年谁似清明节",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祖的日子,诗人身处异乡,无法与亲人团聚,更增添了思乡之情。"忍向天涯除破休"则是诗人无奈地表达,即使身处困境,也只得在远方勉强度过这个节日,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孤独。
总的来说,赵蕃的《舟中清明》通过舟行风浪和清明节的特殊情境,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愁绪,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