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全文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

宋 · 王迈
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
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
得者固侥踰,失者徒歔欷。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
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
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
时收甲乙科,多是戊己尉。
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
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
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
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
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
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
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
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
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
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
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

拼音版原文

dōngxiáwèiyīngxióngduōduǎn

bīnzhìguīxiánzhàobānyìngfēnwèi

xīnzhúshíliànhuì

zhějiǎoshīzhě

línshànggōuxiūwèi

xiāngshìwèikǒngjiāntáipiànhuì

chángxiàolánshěngjuésuìzàiwèi

shíshōujiǎduōshìwèi

guóshěnduōjiānzhìshìchángkuì

xiāngshǔzhǎngfēnyāojiānghuáifāngdǐngfèi

máozhuīnéngwèichángjiàn使shǐrénwèi

cháonéngcùngōngjuéguì

èrjīngdàoyuǎnlìnfèi

jìnshēnjiǎméiliúpǐnshújīngwèi

shìjièdēngqīnwàngshǐkuānwèi

lǎomiùyōushízhōuhuángwěi

zhūgōngshēnggōngfěi

huòshíchōngshangshàngkān

gōngmíngjūnděngshānlínyǒuwèi

注释

狭:狭窄。
短气:气短,指缺乏信心或机会。

翻译

科举之路狭窄,英雄常感气短。
朝廷发布贤才诏书,应试者众多如刺猬般密集。
低眉顺风向,言辞谨慎避开禁忌。
得中者侥幸超群,落选者只能叹息。
大鱼不入网,高飞之鸟不入陷阱。
地方选拔艰难,中央征召汇集人才。
我曾任职于兰省,那年是乙未年。
当年录取甲乙等科,多数是戊己级别的官职。
国家局势艰难,志士感叹不已。
襄蜀地区动荡,江淮地区动荡不安。
文笔无能改变现状,武力使人畏惧。
早晨能立小功,傍晚就可能获得富贵。
二人前往京城,路途遥远也不吝惜花费。
晋升借助他人,社会等级如何划分?
世族凭借科举登高,亲人期待得以宽慰。
我老矣,无须过多忧虑时事,只关心民生。
各位大人忌讳直言,全力攻击诽谤。
粗茶淡饭足以果腹,简朴衣物尚可蔽体。
功名之事交付给你们,我更享受山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考试的严峻与竞争激烈,考生们或得意洋洋,或落魄失意。诗中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时事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身处社会环境的无奈。

首句“科目狭为途,英雄多短气”揭示了考试机会有限,而有志之士却众多,导致许多人无法如愿。接着,“宾贤诏一颁,应举纷如猬”形象地表达了考试时众生踊跃的场面。

“低心逐时趋,练语避忌讳”则反映出考生们在准备过程中的小心翼翼和对语言的精确把握。诗中随后描述了成功与失败两种不同命运,以及个人能力与机遇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巨鳞不上钩,修翼不入罻”则是比喻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未能得以施展的才子之士。接着,“乡选亦孔艰,计台征以汇”表达了地方选拔考试同样困难重重。

诗人通过“我尝校兰省,厥岁在乙未”等句,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参加科举的经历,并提及当年的考生多是出身于特定的社会阶层。随后,“国步矧多艰,志士发长喟”则表达了国家步履维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襄蜀涨氛妖,江淮方鼎沸”形容南北两地的社会动荡和人民困苦,而“毛锥无能为,长剑使人畏”则是对个人才能与现实机遇之间矛盾的描绘。

诗中后半部分转向了个人的感受和期望,“朝能立寸功,暮可攫富贵”表达了希望能够在朝夕之间建立功业并获得荣华富贵。紧接着,“二子趋玉京,道远不吝费”则是对兄弟俩人志向高远、努力进取的肯定。

“进身假梯媒,流品孰泾渭”描绘了个人在社会阶层中攀登的艰辛,而“世科藉此登,亲望始宽慰”则是对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安慰。

最后,“老我谬忧时,周嫠遑恤纬”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担忧和无奈,以及对身处时代的不适应。全诗以“诸公忌生语,悉力攻谤诽。藿食可充饥,荷裳尚堪衣。功名付君等,山林吾有味”结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批判和自我精神世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及其社会背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