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全文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出处:《寄郴州李相公
唐 · 许浑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
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虬龙压沧海,鸳鸯思邓林。
青云伤国器,白发轸乡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
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

拼音版原文

gāolóuwángxièyùnnánjīn
xiāoyōuāichénshuíxún

kuàng怀huáidànsàngshīzòngdēnglín
cǎikǎnyúnjiǒngchuāngmíngyuèshēn

qiúlóngcānghǎiyuānluándènglín
qīngyúnshāngguóbáizhěnxiāngxīn

gōnggāoēnqiàdàozhíbàngqīn
yìngxiàolíngjūnhènjiāngpànxíngyín

注释

高楼:高大的建筑,这里指代高贵的场所。
王与谢:指东晋的王、谢两大望族,代表贵族与文人雅士。
逸韵:超脱不凡的气质与才情。
南金:南方的黄金,比喻珍贵之物。
销忧:消除忧愁。
埃尘:尘世,比喻世俗纷扰。
旷怀:豁达的胸怀。
得丧:得失,指人生的成败与得失。
登临:登高望远。
彩槛:彩色的栏杆。
绮窗:雕花的窗户。
明月:明亮的月光。
虬龙:传说中的龙,比喻有力量的人物。
鸳鸯:常比喻恩爱的夫妻或情侣,此处可能借指深情。
邓林:桃林,典故中为夸父弃杖所化,喻意深远或理想之地。
青云:比喻高位或崇高的志向。
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才。
白发:年老的象征,此处引申为思乡之情。
功高:功勋卓著。
恩自洽: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恩惠。
道直:品行正直。
谤徒侵:遭受诽谤攻击。
灵均:屈原的字,代指屈原。
行吟:边走边吟诗,形容忧愤或闲适的状态。

翻译

在高楼上,王子和谢公的风度,他们那超凡脱俗的才情堪比南方的珍贵黄金。
若非遇到消解忧愁的日子,谁又会在这尘世中寻找他们呢?
胸怀宽广淡看得失,失意时就随意地登高远望。
彩色的栏杆边云雾飘渺,雕花的窗棂中月光幽深。
如虬龙般镇压着苍茫大海,如鸳鸯般思念着茂盛的邓林。
国家栋梁之材令人感伤,斑白的头发牵动着思乡之心。
功劳大了自然会得到恩泽,正直的人却只会遭受无端的诽谤。
应该笑对屈原的遗恨,在江边独自漫步吟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在的境界。开篇“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两句,通过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则表现了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无常时的心境,虽有所思,却又感到无从寻觅。

接着,“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两句中,“旷怀”指的是心胸开阔,但“澹得丧”则是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诗人虽然内心有所失落,但依然能够超脱物外,不为世俗所羁绊。

“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描写了一个静谧美好的夜晚场景,彩色的栏杆下,云彩飘逸,窗内的明月映照出室内的宁静与深邃,这里诗人通过对夜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清高脱俗。

“虬龙压沧海,鸳鸯思邓林”中,“虬龙压沧海”形象宏大,表明诗人内心的力量与广阔;而“鸳鸯思邓林”则是说到诗人对古代贤才邓林(即邓禹)的怀念之情。

“青云伤国器,白发轸乡心”两句中,“青云伤国器”可能是在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白发轸乡心”则是说到诗人因为思念家乡而感到悲伤,这里的“白发”形象,往往用来比喻年迈或悲哀。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表达了诗人对于功成名就后的淡然态度,以及面对非议时的坦然接受。这里的“道直谤徒侵”可能是在说,即使是正直之道,也难免会遭到不公平的诽谤。

最后,“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两句,是诗人对待世事的一种豁达态度。面对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和情感上的遗憾,诗人选择了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用“江畔独行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