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
出处:《登黄山炼丹峰寻昔人隐处》
元末明初 · 赵汸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
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
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
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
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
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
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
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
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
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交流二涧泻寒碧,樵牧不来萝径穷。
嵯峨乱石大如屋,蹴踏豺虎登虬龙。
手披灌木出林杪,仰从云际窥奇峰。
中高一柱揭南斗,旁扶两岫森寒松。
文楸万本翠如织,宛宛内蓄何冲融。
仙灵窟宅景象异,岂与下界同污隆。
名姓无传年代远,只有药臼留遗踪。
摩挲考击三叹息,怅不并世来相从。
因怜李白升绝顶,空吟菡萏金芙蓉。
几年戎马暗南国,眼前厌见旌旗红。
脱身长往宿有愿,把茅不用烦人工。
曹阮浮丘应好在,山南山北会相逢。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汸在严冬时节游历黄山的情景。他兴致勃勃地寻找古人隐居的地方,有高僧相伴增添了游兴。诗中通过描绘险峻的山石、幽深的路径、清澈的山涧和参天的松树,展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炼丹峰上,诗人感叹仙灵之地与俗世不同,而昔日隐士的踪迹已难觅。他还表达了对李白未能一同登山的遗憾,以及对战争的厌倦,希望能在此隐居。最后,诗人期待能与像曹阮、浮丘这样的隐士在山中相遇,体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生动,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