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
行寻野航渡,俯玩云水影。
追随两玉人,妙语时灌顶。
平生访古意,到此方一骋。
所欣俱秃翁,王事废朝请。
且同陶渊明,莲社对宗炳。
晴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
忽惊梨枣村,身堕白鸥境。
飘零惬胜会,老大惜馀景。
况当风露辰,病鹤最先警。
留连净名室,坐阅篆香冷。
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
有酒当再来,悠悠讵能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文雅台和法云寺游玩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向来卜幽期,此乐真隽永”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隐逸之旅的期待和对即将体验之乐的肯定。接下来的“行寻野航渡,俯玩云水影”描绘了诗人乘船穿越山水,欣赏云水倒影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追随两玉人,妙语时灌顶”则描绘了与两位高雅之士同行,交谈中充满智慧和哲理,仿佛每一句话都如甘露般滋润心灵。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交流的珍视和追求。
“平生访古意,到此方一骋”表达了诗人多年来对古迹和文化的好奇和探索,在这次旅行中得以充分释放。接着,“所欣俱秃翁,王事废朝请”描述了与几位年长者一同游玩,远离官场事务,享受闲适生活的乐趣。
“且同陶渊明,莲社对宗炳”引用了陶渊明和宗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他们一样,过着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接下来的“晴轩纳野色,秋思浩千顷”描绘了晴朗的天空下,诗人饱览广阔田野的景象,心中涌起无尽的秋日思绪。
“忽惊梨枣村,身堕白鸥境”则是诗人突然发现一片梨枣林,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白鸥飞翔的宁静之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纯净与美好。接下来的“飘零惬胜会,老大惜馀景”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聚的满足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况当风露辰,病鹤最先警”描绘了在风露交加的夜晚,病鹤最先察觉到危险,预示着夜深人静时分的宁静与警惕。诗人选择留在净名室,静静地感受篆香的冷寂,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还寻野田归,草树斜复整”描述了诗人结束旅程后返回,沿途草木整齐,景象宁静。最后,“有酒当再来,悠悠讵能省”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这段经历难以忘怀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自然美景以及精神交流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