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汤饼东窗晚,危坐清吟对月华
出处:《和彦时兄韵》
宋 · 王之道
立马山前问酒家,山峰森列两溪斜。
扶疏新竹听流水,天矫古松看霁霞。
远目自能供觅句,枯肠终不柰搜茶。
一杯汤饼东窗晚,危坐清吟对月华。
扶疏新竹听流水,天矫古松看霁霞。
远目自能供觅句,枯肠终不柰搜茶。
一杯汤饼东窗晚,危坐清吟对月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前:山脚下。酒家:酒店。
森列:密集排列。
两溪:两条溪流。
斜:斜斜。
扶疏:稀疏分散。
流水:溪水。
天矫:挺拔。
霁霞:雨后的彩霞。
远目:远眺的目光。
觅句:寻找灵感写诗。
枯肠:枯涩的思绪。
搜茶:寻找好茶。
汤饼:面食。
东窗:东边的窗户。
危坐:端正地坐着。
清吟:低声吟诵。
月华:月光。
翻译
马蹄声中在山前询问酒家,山峰排列如林,两条溪流斜斜穿过。竹林稀疏,倾听流水潺潺,古老的松树挺立,欣赏雨后初晴的晚霞。
远望的目光自然能激发诗兴,枯涩的思绪却难以寻觅佳茗。
傍晚时分,在东窗边享用一碗热汤面,静静地坐着,吟咏诗句,对着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前酒家的小景,诗人以问路的方式引出下文。"立马山前问酒家,山峰森列两溪斜",表达了诗人停驻马匹于山前,对面是一家酒家的场景,而周遭环境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倾斜的溪流。
接着,"扶疏新竹听流水,天矫古松看霁霞",则展现了诗人在新竹旁静听流水之声,以及仰望苍劲古松下方的云霞变化,这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远目自能供觅句,枯肠终不柰搜茶"一句,通过远眺可以寻得佳句,而自己却不会去搜寻枯燥无味的茶叶,反映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选择。
最后,"一杯汤饼东窗晚,危坐清吟对月华"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一人坐在东窗边,以一杯温热的汤饼为伴,面对着明净的月光,心中却是清澈而深远的吟咏之声。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夜景,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意境幽雅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文学创作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在寂寞夜晚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