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全文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出处:《王浚墓下作
唐 · 李贺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乾蓬。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拼音版原文

rénjiānātóngyóuchàngshuǐzhōnglóng

báicǎoqīnyānqiūràohóng

shūpínghēishíshénjiànduànqīngtóng

gēngshìlínfénlièfēng

huāchuí湿shījìnggānpéng

sōngbǎichóuxiāngnányuánfēng

注释

阿童:指传说中的仙童。
水中龙:可能象征神话或传说中的生物。
白草:白色草本植物。
秋梨:秋季成熟的梨子。
黑石:黑色的石头。
青铜:古代金属,常用于装饰。
鱼鳞起:形容土地上的耕作痕迹像鱼鳞一样密集。
马鬣:马鬃,这里比喻坟墓周围的杂草。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
棘径:长有荆棘的小路。
乾蓬:干枯的蓬草。
香涩:香气浓郁而略带苦涩。
南原:南方的平原或高地。
夜风:夜晚的风。

翻译

世间已无神仙般的儿童,仍在歌唱水中的龙。
白色的草丛在烟雾中枯萎死去,秋天的梨树满地都是红色的果实。
古老的书籍平铺在黑色的石头上,袖中的宝剑斩断了青铜装饰。
农耕的痕迹像鱼鳞般起伏,坟墓周围杂草如马鬃般密集。
菊花挂着湿润的露珠,荆棘小径上干枯的蓬草横卧。
松柏散发着忧郁的香气,南边的原野上夜晚刮了多少次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王浚墓下作》。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哲理的墓地吊唁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王浚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慨。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开篇两句以比喻手法,设想了一种虚幻的情境,阿童(可能指阿童仙子)在人间已不可寻,而诗人却仍然能听到水中龙的歌声。这不仅描绘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意境,也隐含了对逝者的追思之情。

“白草侵烟死,秋梨绕地红。”接下来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生命易逝和时光荏苒的主题。白草随风而舞,至于枯萎,而秋梨则在大地上散发出红色的果实,这些都是生与死、盛与衰的象征。

“古书平黑石,袖剑断青铜。”诗人笔下的古书和黑石,似乎是对知识与历史的沉重感怀,而袖剑断青铜,则可能隐喻着某种力量或理想的破灭,或许是在表达一种无力回天的情绪。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这两句通过对土地和墓葬的描写,强化了诗歌中对逝者的缅怀与哀思。耕地如同鱼鳞般起伏,而坟墓则覆盖着生长茂盛的草木,这些都是时间流逝、生命消亡的象征。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乾蓬。”接下来的两句继续以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菊花在露水中低垂,而棘刺小径上则是干燥无生之气。这不仅描绘了一种萧瑟孤寂的秋景,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希望的破灭。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末了两句,则通过松柏的清香与南原连续的夜风,传达出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这里的松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和超脱尘世,而连绵不断的夜风则是对逝者永恒怀念之情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逝者的深切哀思。诗中充满了哲理与象征,既有对生命易逝和历史沉重的感慨,也有对逝者不朽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