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
出处:《和朱文公斋居感兴》
明 · 桑悦
心地湛日月,嗜欲昏天机。
动静未专定,真性随尘飞。
八骏日千里,羁靮故难违。
主人坐中堂,僮仆生光辉。
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
瞬息或徇物,谁共羲轩归。
动静未专定,真性随尘飞。
八骏日千里,羁靮故难违。
主人坐中堂,僮仆生光辉。
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
瞬息或徇物,谁共羲轩归。
鉴赏
这首诗《和朱文公斋居感兴》由明代诗人桑悦所作,通过对比心地与嗜欲、动静与真性、千里骏马与羁绊、主人与僮仆、八表之外与玄微之境、瞬息变化与归途追寻,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心地湛日月”以日月比喻心地的清明,暗示内心的纯净如同日月般明亮。接着“嗜欲昏天机”则指出过度的欲望会蒙蔽人的智慧,使心灵陷入混沌。这种对比揭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欲望之间的冲突。
“动静未专定,真性随尘飞”表达了内心的不宁静,无论是动还是静,都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仿佛真性在尘世的纷扰中飘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探索与困惑。
“八骏日千里,羁靮故难违”运用了八骏的日行千里的典故,象征着追求卓越与自由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束缚(羁靮)却难以摆脱。这不仅是对个人追求的比喻,也暗含了对社会束缚的反思。
“主人坐中堂,僮仆生光辉”描绘了权力与地位的象征,主人在中堂的威严与僮仆的光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与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蜿蜒八表外,没景何玄微”将视野扩展到八方之外,探讨未知与神秘的领域,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瞬息或徇物,谁共羲轩归”最后两句,指出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人们往往被外物所牵引,难以回归本真。这里引用了羲轩(伏羲与黄帝的合称,代表古代文明与智慧)的典故,表达了对回归原始智慧与真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社会现象、自然奥秘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