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自雁塔,香炉分鹫峰
出处:《游四祖道场》
明 · 欧大任
慈云自雁塔,香炉分鹫峰。
涧寒浮石钵,雪霁闻山钟。
欲难斋前偈,高寻霞外踪。
何人曾出世,禅境空长松。
涧寒浮石钵,雪霁闻山钟。
欲难斋前偈,高寻霞外踪。
何人曾出世,禅境空长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历四祖道场的景象,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慈云自雁塔,香炉分鹫峰”以“慈云”和“香炉”象征佛法的慈悲与庄严,雁塔和鹫峰则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宁静的氛围。接着,“涧寒浮石钵,雪霁闻山钟”两句,通过寒涧中漂浮的石钵和雪后山寺的钟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禅宗的静谧。诗人欲在斋前吟诵偈语,却在追寻那超凡脱俗的禅者踪迹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空灵与自由。
“欲难斋前偈,高寻霞外踪”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向往与探索,同时也暗示了禅悟之路的高远与神秘。最后,“何人曾出世,禅境空长松”一句,以“出世”和“禅境”作为主题,通过“空长松”的意象,寓意着禅者的超脱与永恒,以及禅宗精神在自然中的体现。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追求的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