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珂傔从屏,行厨觥筹具
出处:《题潘伯寅侍郎极乐寺看花图卷》
清 · 张之洞
西郊密春云,出门澹尘虑。
陟原得清旷,即麓转盘互。
㶁㶁循澄流,霭霭见嘉树。
南直贝子园,北眺西涯墓。
郁郁鬘陀林,诸天散香雾。
乔干肤皵茧,灌丛容妍嫭。
哲王珠榜书,经师松牌句。
侍郎敬爱客,于野集簪屦。
鸣珂傔从屏,行厨觥筹具。
所憾期集迟,绛雪纷委路。
抚柯惓胜赏,驻景托绢素。
前游值始华,嘉会我未与。
后游已烂漫,良辰薄春暮。
令姿少长年,畸士艰良遇。
主僧笑我愚,狂华扰真悟。
请图镇山门,永敕善神护。
俯仰成今昔,兴怀等禊序。
秾华有枯菀,妙墨无朽蠹。
授简不能辞,窃比寒具污。
陟原得清旷,即麓转盘互。
㶁㶁循澄流,霭霭见嘉树。
南直贝子园,北眺西涯墓。
郁郁鬘陀林,诸天散香雾。
乔干肤皵茧,灌丛容妍嫭。
哲王珠榜书,经师松牌句。
侍郎敬爱客,于野集簪屦。
鸣珂傔从屏,行厨觥筹具。
所憾期集迟,绛雪纷委路。
抚柯惓胜赏,驻景托绢素。
前游值始华,嘉会我未与。
后游已烂漫,良辰薄春暮。
令姿少长年,畸士艰良遇。
主僧笑我愚,狂华扰真悟。
请图镇山门,永敕善神护。
俯仰成今昔,兴怀等禊序。
秾华有枯菀,妙墨无朽蠹。
授简不能辞,窃比寒具污。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张之洞题写在潘伯寅侍郎极乐寺看花图卷上的作品,描绘了春天郊游的景象和对佛法禅意的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郊外的清新景色,如密布的春云、清澈的溪流、繁花似锦的贝子园和郁郁葱葱的佛林。诗人还提到了贝子园中的历史遗迹,以及侍郎潘伯寅的雅集活动,显示出浓厚的文化气息。
诗人感叹未能亲历初春的盛会,但对后游的烂漫景象仍心生遗憾,认为美好的时光易逝。他以"畸士"自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在欣赏画卷的同时,诗人也领悟到繁华与寂灭的无常,希望将这幅画作为寺庙的守护,永久留存美好。最后,他以谦逊的态度表示自己无法用华丽的辞藻来完全表达画中的意境,但仍愿以拙笔记录下这份美。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张之洞作为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