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伯吹云不成雨,稼穑如焚谁守土全文

风伯吹云不成雨,稼穑如焚谁守土

宋 · 王十朋
风伯吹云不成雨,稼穑如焚谁守土
铃斋夜闻水车声,遥想田间老农苦。
汗流气喘饥眼花,厌闻窟中鼍打衙。
妻儿相劳勿愁叹,多少高田无水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王十朋在郡斋夜坐时,听到水车声所引发的感慨。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农田灌溉与农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首句“风伯吹云不成雨”,以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风神吹动云朵却未能带来雨水的情景,暗示了天气的不配合,预示着可能的干旱。接着,“稼穑如焚谁守土”一句,将农作物比作被烈火焚烧的土地,形象地表达了农作物因缺水而面临枯萎的危机,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担忧。

“铃斋夜闻水车声,遥想田间老农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夜晚,诗人听到远处水车转动的声音,联想到田间劳作的老农正经历着艰苦的劳作。这里不仅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也体现了他们对水资源的渴望和依赖。

“汗流气喘饥眼花,厌闻窟中鼍打衙”描绘了农民在劳作中的艰辛状态。汗水湿透衣衫,呼吸急促,眼睛因长时间劳作而感到模糊。同时,他们对官府衙门的苛政感到厌倦,反映出农民对社会不公的无奈和不满。

最后,“妻儿相劳勿愁叹,多少高田无水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家庭之间相互慰藉的理解,以及对那些没有水车灌溉的高田农民的同情。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关怀,也反映了他对农业发展和水利设施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农民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与艰辛,以及他们与土地之间不可分割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