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笑翰林麻草拙,谁知老子布衾寒
出处:《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 其一》
宋 · 刘克庄
无情莲炬剪将残,有样葫芦画不难。
尽笑翰林麻草拙,谁知老子布衾寒。
尽笑翰林麻草拙,谁知老子布衾寒。
注释
无情:没有感情或怜悯。莲炬:莲花形状的蜡烛。
剪将残:即将熄灭。
有样:模仿的样子。
葫芦: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形状像葫芦。
画不难:画起来并不难。
尽笑:都嘲笑。
翰林: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书等。
麻草拙:书法拙劣,比喻文笔不工整。
谁知:又有谁知道。
老子:这里是对自己的谦称。
布衾寒:粗布被子很薄,表示生活清贫。
翻译
无人怜惜的莲花烛火即将熄灭,模仿葫芦的图案画起来并不困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初春时节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无情莲炬剪将残"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景象,莲花尚未完全开放,被比喻为“剪”,显示出一种生机勃勃却又被强行截断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写照,也隐喻着人生中的无常与限制。
"有样葫芦画不难"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自信和技艺的高超,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葫芦与书法绘画之间的相似性,彰显出诗人内心对艺术表现力的追求。
"尽笑翰林麻草拙" 这句话中,“翰林”是古代文官的别称,“麻草”则象征着文学创作中的拙劣与不足。作者通过自嘲,表达了自己对于书画艺术不断追求完美的态度,以及面对自然界中无穷变化时个人才艺局限性的认识。
"谁知老子布衾寒" 最后一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老子”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布衾”象征着生活中的简朴与清贫。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虽然外界看似风光,但私下里可能仍旧面临物质上的不足和寒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景观与个人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生动地描绘诗人内心世界中的矛盾与感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思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