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全文

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

宋 · 徐积
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
兰蕙虽已衰,松筠正堪佩。
君爱兰与蕙,忘我筠与松。
君爱洛阳官,弃我淮上翁。
翁如扬大夫,其心甘贱贫。
不投天禄阁,却反离骚文。
骚人虽已殁,万古为忠魂。
欲知冤愤气,但看苍梧云。
冤情寄湘水,冤声寄湘竹。
年年霜露时,夜夜秋声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所作的《感秋和张文潜(其二)》。诗中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首句“张子非不厚,涕泗中夜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文潜的深切怀念,深夜泪流满面的情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真挚。接下来,“兰蕙虽已衰,松筠正堪佩”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高洁的兰花与坚韧的松竹,即使时光流逝,友情依然坚不可摧。

“君爱兰与蕙,忘我筠与松”则揭示了友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忽视了诗人自身的存在,这种对比中蕴含着一丝失落与无奈。“君爱洛阳官,弃我淮上翁”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落差,友人向往高位,却抛弃了平凡的诗人。

“翁如扬大夫,其心甘贱贫”是对友人追求名利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自嘲与理解。“不投天禄阁,却反离骚文”则是对友人行为的批评,暗指友人并未达到自己的理想境界,反而陷入了世俗的泥潭。

最后,“骚人虽已殁,万古为忠魂”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人品格的期待与赞美。“欲知冤愤气,但看苍梧云”、“冤情寄湘水,冤声寄湘竹”、“年年霜露时,夜夜秋声哭”则是诗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