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鸠林师,法喜以为娱
出处:《和渊明归田园居送潘清客六首》
金 · 赵秉文
堂堂鸠林师,法喜以为娱。
谈道有原委,百川会归墟。
城市挽莫留,野性山林居。
年荒拾橡栗,湿柴烧橛株。
尚怜陶与陆,问讯今何如。
当时莲社人,寥落今几馀。
脩静复西去,而独逃空虚。
蓝舆会相访,容我醉时无。
谈道有原委,百川会归墟。
城市挽莫留,野性山林居。
年荒拾橡栗,湿柴烧橛株。
尚怜陶与陆,问讯今何如。
当时莲社人,寥落今几馀。
脩静复西去,而独逃空虚。
蓝舆会相访,容我醉时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的生活状态,他以法喜为乐,谈论佛法深入浅出,如同百川汇聚归于大海,体现了对道义的追求与理解。诗人通过“城市挽莫留,野性山林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他依然能保持乐观,拾取橡栗,烧柴取暖,这种生活态度令人敬佩。诗人还提到对陶潜和陆游的怀念,希望了解他们现在的情况,这反映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僧侣独自修行的敬意,并期待未来有机会一同畅饮,享受醉酒的乐趣,展现了诗人与僧侣之间深厚的友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僧侣的修行生活,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以及古代文化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