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亭回列障出,溪迫万花明全文

亭回列障出,溪迫万花明

明 · 李云龙
已罢山园酌,看山复此行。
亭回列障出,溪迫万花明
对客披鹤氅,呯童吹凤笙。
酒阑思引杖,松月夜相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朱惟乐瑶林园后,又前往惟卓北郭草堂的行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致。

首句“已罢山园酌”,诗人结束在山园的饮酒活动,暗示了他在自然中享受了一番欢愉。接着,“看山复此行”则表明他继续前行,对山景充满兴趣和期待。

“亭回列障出,溪迫万花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的景象。亭台回转间,远处的山峦仿佛屏障般依次展开;溪流旁,万花竞放,映照着溪水,显得格外明亮。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色彩的描绘,使画面更加生动。

“对客披鹤氅,童吹凤笙”描绘了诗人与客人相聚的情景。鹤氅是古代文人常穿的长袍,象征着高雅脱俗;而童子吹奏凤笙,则增添了祥和与欢乐的氛围。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和谐相处,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酒阑思引杖,松月夜相迎”则是对诗人情感的进一步深化。酒宴结束后,诗人意犹未尽,想要独自散步,此时,松树与月光仿佛在夜晚迎接他,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游历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