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出处:《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六十四》
宋 · 苏泂
不见乌纱紫绮裘,至今英气满沧洲。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秦淮半夜棹歌发,明月清天江水流。
翻译
再也见不到乌纱紫绮的官服,他的英勇气概至今仍充满在那片沧海之地。秦淮河畔半夜传来船夫的歌声,明亮的月光下,清澈的江水静静流淌。
注释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代指官员。紫绮裘:紫色丝织的皮衣,象征贵重或显赫。
英气:英勇的气质或精神。
沧洲:古代对江海湖泊的泛称,这里可能指代广阔的地域。
秦淮: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苏南京,以河流著名。
棹歌:船夫唱的歌,常用来描绘水乡风情。
明月:明亮的月亮。
清天:清澈的天空。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英拔气质和自然景观的融合。"不见乌纱紫绮裘",这里的"乌纱紫绮裘"可能指的是豪华的车盖或是官员的盛装,但现在已经看不到了,这里暗示了一种时代的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至今英气满沧洲","至今"表明时间的流转,而"英气"则是一种高洁不羁的气质,"满沧洲"则是这种气质充盈在一个地方,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秦淮半夜棹歌发",秦淮即指南京一带,"半夜"营造出一种静谧和神秘的氛围,而"棹歌"则是古代行船时所唱的歌谣,这里的"发"字表明了歌声的响起。"明月清天江水流",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明月"和"清天"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清朗而又宁静的画面,而"江水流"则是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动态,这与之前提到的"英气"形成了对比,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沧桑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往昔荣华的一丝留恋以及对于现实的超然物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