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出处:《伏日就汤评事衡湖上避暑》
唐 · 皎然
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
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
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大火:炽热的火焰。方燥石:正在使石头变得灼热。
停云:停止移动的云,指密布的云。
昼亦收:即使在白天也消失了。
将从:打算跟随。
赏心侣:心意相投的伴侣。
寸景:短暂的时间。
难远游:难以进行远途旅行。
拥几:围坐在桌旁。
苦炎伏:苦于炎热的伏天。
出门:走出门外。
望汀洲:眺望河中的小岛。
回溪:曲折环绕的溪流。
照轩宇:映照着房屋。
广陌:宽阔的道路。
临梧楸:临近种植梧桐和楸树的地方。
释闷:解除烦闷。
命雅瑟:命令弹奏高雅的琴瑟。
放情:放纵情感。
思乱流:思绪随着混乱的水流漂浮。
更持:再采取。
无生论:佛教中关于无生无死的理论。
可以:能够。
清烦忧:清除烦恼和忧虑。
翻译
炽热的火焰正烤着石头,密布的云彩即使在白天也已消散。本想随着心意的伴侣一同出游,但短暂的时光难以支撑远行。
围坐桌旁苦于酷暑的煎熬,出门外只望见河中小洲。
曲折的小溪映照着屋舍,宽广的道路旁梧桐楸树矗立。
为了解除烦闷拨动优雅的琴弦,放纵情感思绪随混乱的水流飘荡。
再持无生无灭之哲学探讨,足以清除心中的烦恼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季避暑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大火方燥石,停云昼亦收”写出了烈日当空,岩石被炙烤得干燥,而白云在午后也逐渐散去,只剩下炎炎日光。
接下来,“将从赏心侣,寸景难远游”表达了诗人想要随心所欲地欣赏自然美景,但由于天气炎热,即便是短距离的游览也不容易进行。"拥几苦炎伏,出门望汀洲"则描绘了诗人在室内因炎热而感到烦躁,不得不走到户外,只能远眺水边的凉快之地。
“回溪照轩宇,广陌临梧楸”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寻找清凉的过程,他跟随小溪回游,溪水映照着轩车(一种有遮阳挡雨的车辆),在宽阔的道路上行走,并临近着梧桐树下。这里通过“轩宇”和“梧楸”的描写,营造出一幅清凉避暑的画面。
“释闷命雅瑟,放情思乱流”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解除了烦恼,让自己的情感随着环境的美好而流淌。最后,“更持无生论,可以清烦忧”透露出诗人通过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哲学来平复内心,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避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求精神慰藉和内心平静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