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
出处:《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 其二》
宋 · 洪咨夔
故人寒踏龙门路,来听深山唱竹枝。
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于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馀味,薄俗如云无定姿。
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
半世向人长落落,几回于我独奇奇。
淡交似水有馀味,薄俗如云无定姿。
一点青灯俱白发,相看不语只心知。
注释
故人:老朋友。龙门路:比喻仕途或成功的道路。
竹枝:古代民歌,此处可能指深山中的民间音乐。
落落:形容人孤僻、沉默寡言。
奇奇:形容出乎意料,与众不同。
淡交:清淡的交往,不浓烈。
馀味:指交往中留下的深层感受。
薄俗:轻浮的世俗风气。
青灯:油灯,古时照明工具,象征清贫或寂寞。
白发:指年老,暗示岁月流逝。
心知:心领神会,彼此间深深理解。
翻译
老朋友在寒冬中走过龙门路,特来倾听深山中的竹枝歌谣。他一生为人低调沉默,而对我却有过几次不同寻常的惊喜。
平淡的交往如同流水,余韵悠长;浅薄的世俗像浮云,没有固定形态。
在昏黄的灯光下,我们都已满头白发,相对无言,唯有心照不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故友来访的画面,寒夜中踏过龙门之路,特意前来深山倾听竹枝歌谣。诗人感慨自己半生孤寂,与人交往少有亲近,而朋友的到来却让他感到特别的惊喜。他们之间的友情淡如清水,却余味悠长,世俗的浮躁与朋友的真挚形成对比。两人在青灯下相对无言,只有彼此的心意相通,白发相映,展现出深厚的知己之情。整体上,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细节传达了深深的友情和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