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全文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

出处:《过许由冢
宋 · 黄庶
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
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
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
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
白云要闲友,尚苦儿女牵。
丈夫合勇决,顾计羞面颜。

拼音版原文

níngyǐnyǐngquán

xiānshēngěrtīngtiānyán

qīngfēngbǎojìn退tuìqiānzǎiyōurán

fénméijīnggāomíngzhēngqīngshān

jiēzhūnzhānshēnmìngxíngshínián

wèibáoxīnxiánwánfèidiāojuān

cháoxíngshānyǐngshuǐyuán

zhúchùsuǒsāoshǒutàijiān

báiyúnyàoxiányǒushàngérqiān

zhàngyǒngjuéxiūmiànyán

注释

稷契:古代贤臣。
宁渴死:宁愿饿死也不愿妥协。
洗耳:比喻不听不闻。
天子言:帝王的命令或教诲。
清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迍邅:困厄、不顺。
一命:一生。
璞顽:未经雕琢的玉石。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代指书籍。
熊鱼:古人常用以自比,此处指隐居生活。
白云:象征高洁的志向。
儿女牵:世俗儿女的牵挂。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勇决:勇敢果断。

翻译

稷契宁可饿死,也不喝箕颖之泉。
先生独自洗耳,不听天子的教诲。
清风中进退自如,千年时光悠悠。
孤坟被荆棘掩盖,高尚名声与青山共长。
感叹我命运坎坷,一生奔波已十年。
生活清淡无味,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
早晚行走于箕山脚下,汲取颍水源头。
竹简书卷在何处,只能在熊鱼间挠头寻觅。
白云期待的是闲逸之友,却苦于世俗儿女的牵绊。
大丈夫应有决断勇气,顾忌太多只会羞辱脸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过许由冢》,通过对古代贤人许由的敬仰和自我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牵累的感慨。许由是商朝末年的隐士,以不食周粟和洗耳拒听天子之命而闻名,象征着清高自守的人格。

首句“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借稷契之志,强调许由坚守原则的决心。接着,“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直接描绘许由的典故,表达他对权势的鄙视。诗人感叹:“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许由的高尚情操历经千年仍令人神往。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描绘了许由墓地的荒凉与名声的永恒,暗示其人格永垂不朽。“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则是诗人自谦,感叹自己命运坎坷,人生艰辛。他虽身处困境,但仍向往许由的生活态度:“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表示自己虽生活简朴,但内心坚韧。

“朝行箕山麓,暮挹颖水源”表达了诗人对许由精神的亲近和学习,即使身处尘世,也力求保持清白。最后两句“竹帛何处所,搔首熊鱼间”流露出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在仕途挫折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许由的典故,寄寓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展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士人的道德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