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出处:《投江州张郎中》
唐 · 周贺
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鍊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
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
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
鍊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
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要地:繁忙之地。闲日:空闲的日子。
冒谒:冒昧拜见。
频:频繁。
年涉闰:闰月增加一年。
寝郡:在郡守任上。
驿径:驿站小径。
冲雪:踏雪前行。
方泉:清泉。
涤尘:洗涤尘埃。
痊馀癖:旧习气缓解。
苦问贫:苦苦询问贫困。
噪蝉:鸣叫的蝉。
吟客:诗人。
鍊句:锤炼诗句。
箱箧:箱子。
蜀岷:蜀地和岷山。
匡岳:衡山。
社中人:社团成员。
翻译
这里没有一天不忙碌,还常常允许频繁来访。借助山势,每年闰月增添岁月,我在郡守任上已超过十周。
曾经在雪中走过驿站小径,清泉洗涤过旅途上的尘埃。
沿着溪流的小路跟随,与你交谈在新建的草堂。
减少药物后,我的旧习气也有所缓解,频繁写信询问你的贫困情况。
蝉鸣声中,它离开了旧壳,我这个游子寄托于秋天的诗篇。
精心锤炼的诗句装满箱子,挂着地图可见蜀地和岷山。
这里的太守离衡山很近,最终会成为我们社团的一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外漂泊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开篇“要地无闲日,仍容冒谒频”表明诗人行程匆匆,处处都显得匆忙且不得闲暇。接下来,“借山年涉闰,寝郡月逾旬”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其中“借山”、“寝郡”指代不同地名,表达了行程的艰辛和漫长。
“驿径曾冲雪,方泉省涤尘”描绘了一路上的风雪与清洁泉水,这些自然景象在诗人眼中显得尤为珍贵。接着,“随行溪路细,接话草堂新”则是对沿途美丽山川的赞美,以及对家乡或友人的思念。
“减药痊馀癖,飞书苦问贫”表达了诗人因病痛而减食,同时也反映出其经济拮据,只能通过书信询问亲朋好友的情况。接下来的“噪蝉离宿壳,吟客寄秋身”则是对自然界中昆虫鸣叫声的描写,以及诗人随着季节变化而漂泊无定的生活。
“鍊句贻箱箧,悬图见蜀岷”可能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远方山水的向往。最后,“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远方,但心系故土,最终仍希望成为归属某个社会群体中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归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