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托双鱼附归信,嘉陵江水不东流
出处:《行次凤州》
宋 · 李之才
去年三月洛城游,今日寻春到凤州。
欲托双鱼附归信,嘉陵江水不东流。
欲托双鱼附归信,嘉陵江水不东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一年。洛城:古都洛阳。
游:游览。
今日:现在。
寻春:寻找春天。
凤州:地名,在今陕西省。
双鱼:古代信使常用的鲤鱼形书信。
归信:回家的信件。
嘉陵江:长江上游支流,流经四川等地。
不东流:不向东流去,意指江水不能帮助我寄信回家。
翻译
去年三月我在洛阳城游玩今天我特意来凤州寻找春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游子寻春的诗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思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从字里行间,可见诗人的情感流转。
“去年三月洛城游”,设定了一年前的画面,洛阳城春意盎然,游子在此留下欢乐的足迹。而今,时光荏苒,一年之后,“今日寻春到凤州”,诗人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凤州。这里的“寻春”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更蕴含着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和怀念。
“欲托双鱼附归信”,则展现了诗人的深情。双鱼在此象征着信使或书信,诗人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只是这份情感无法直接送达,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嘉陵江水不东流”,以自然景物作比喻,表达了诗人的哀愁。嘉陵江本应向东流去,但在这里却“不东流”,这可能是由于季节变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异常现象,也暗示着人生旅途中的无常和变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乡愁与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