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出处:《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
清 · 方浚颐
舍舟登陆三日间,今朝饱看凌江山。
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
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
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
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
槐花塘边路幽邃,红梅驿畔峰回环。
曲曲徐向螺壳转,娟娟况有蛾眉弯。
枝头玉蝶正飞舞,吟兴勃发须臾间。
方思敲火品卓锡,沙弥膜拜陈忧患。
荒祠仅余四壁在,却走龙象奔豺獌。
十八年前我曾到,七梅痛已成枯菅。
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功德及民礼宜祀,微公鸟道穷跻攀。
雨淋日炙尘网挂,云车风马何时还。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锾。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重安户牖整栌欂,再施华垩除昏黫。
神兮妥侑降之福,岭南岭北无恫瘝。
暗香补种一千本,花时行旅都忘艰。
前贤盛迹半芜没,我方惆怅红桥湾。
宾旸门外莽空阔,洪岩青嶂纷斑斓。
珠玑楼巷榜仍旧,亭亭几树霜枫殷。
老榕稚松满岩壑,万绿嵌以荔子斑。
小春更比春景厉,丹黄紫翠开心颜。
槐花塘边路幽邃,红梅驿畔峰回环。
曲曲徐向螺壳转,娟娟况有蛾眉弯。
枝头玉蝶正飞舞,吟兴勃发须臾间。
方思敲火品卓锡,沙弥膜拜陈忧患。
荒祠仅余四壁在,却走龙象奔豺獌。
十八年前我曾到,七梅痛已成枯菅。
相公风度且勿论,大力能凿横浦关。
功德及民礼宜祀,微公鸟道穷跻攀。
雨淋日炙尘网挂,云车风马何时还。
雄州筑郭费甚钜,此役不过数百锾。
修举废坠有司责,亟召匠作延输般。
重安户牖整栌欂,再施华垩除昏黫。
神兮妥侑降之福,岭南岭北无恫瘝。
暗香补种一千本,花时行旅都忘艰。
前贤盛迹半芜没,我方惆怅红桥湾。
鉴赏
这首清代方浚颐的《十月二十七日度岭作》描绘了诗人登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感慨。首联写诗人登陆后三天,今日饱览山川,气象万千。宾旸门外空旷开阔,洪岩青嶂色彩斑斓,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珠玑楼巷的古老风貌,霜枫殷红,老榕稚松点缀山谷,荔枝斑驳,呈现出小春时节的盎然春色。槐花塘边和红梅驿畔的景色优美,山路曲折如螺壳,峰峦环绕,景色如画。
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回忆起十八年前的旧游,曾经的梅花如今已凋零。对当地官员的赞美中,提到他们凿开横浦关,造福百姓,值得祭祀。接着,诗人批评官府未能妥善维护,呼吁修复破败,重新粉饰,以敬神明,保一方安宁。
最后,诗人期待着雨过天晴,神灵赐福,暗香补种的花木将使行人忘却艰辛。面对前贤遗迹的荒凉,诗人流露出淡淡的惆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