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
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
二湖豁南寖,九派驶东流。
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
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
吴昌屯虎旅,晋盛骛龙舟。
宋齐纷祸难,梁陈成寇雠。
钟鼓长震耀,鱼龙不得休。
风雪一萧散,功业忽如浮。
今日时无事,空江满白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晨飙:清晨的疾风。荆州:古代地名。
巴丘:古代地名。
刳剡: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
鬼神游:神灵的领域。
二湖:指洞庭湖和鄱阳湖。
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
襟带:形容地域广阔。
岳阳楼:著名的古代建筑。
斗群雄:争霸。
上游:比喻地位或竞争的最高点。
吴昌:指吴国。
晋盛:指晋朝的繁荣。
龙舟:竞渡的船只。
宋齐纷祸难:宋齐时期战乱频繁。
梁陈成寇雠:梁陈两国成为敌人。
钟鼓长震耀:钟鼓声持续回荡。
鱼龙不得休:形容动荡不安。
风雪一萧散:风雪过后。
如浮:比喻短暂或不确定。
今日时无事:现今时代平静。
空江满白鸥:江面空旷,只有白鸥飞翔。
翻译
清晨的疾风吹过荆州,夕阳西下抵达巴丘。此刻才明白,剡溪的便利,足以通达神灵的领域。
两湖开阔向南延伸,九条支流向东奔流。
这片襟带三千里的壮丽景色,全在岳阳楼上尽收眼底。
回忆往昔,这里是群雄争霸之地,竞相争夺上游之位。
吴国的军队如猛虎驻扎,晋朝的盛世竞相赛龙舟。
宋齐两国纷争不断,引发战乱,梁陈两国成为仇敌。
钟鼓声长久回荡,鱼龙不得安宁。
风雪消散后,功业瞬间如浮云般消逝。
如今时局太平,空荡的江面唯有白鸥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的《岳阳怀古》。诗中作者站在岳阳楼上,远眺荆州和巴丘之间的风景,感慨于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兴衰。
"晨飙发荆州,落日到巴丘" 描述了景色之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广阔。接下来的"方知刳剡利,可接鬼神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豪迈气概的赞赏,他们的勇敢和力量甚至可以通天地,接引鬼神。
在描绘自然景观时,诗人写道:"二湖豁南寖,九派驶东流。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这里的“二湖”指的是洞庭湖和洙水,"九派"则是长江水系的分支。这两句展示了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其视野宽广,可以俯瞰数千里山水。
接着,诗人追忆往昔的英雄事迹:"忆昔斗群雄,此焉争上游。吴昌屯虎旅,晋盛骛龙舟"。这里提到的“斗群雄”是指古代豪杰,他们在岳阳楼这样的地方比武争霸。而后面两句则具体点出了历史上的几个重要事件,如三国时期的吴国和晋朝的军队活动。
诗人继续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宋齐纷祸难,梁陈成寇雠。钟鼓长震耀,鱼龙不得休"。这些句子提到了南北朝时期各个王朝的战争和动乱,以及它们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写道:"风雪一萧散,功业忽如浮。今日时无事,空江满白鸥"。这里表达了历史的功业如同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而现实中,只剩下平静的江水和飞翔的白鸥,无人再提起往日的辉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岳阳楼自然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于历史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