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出处:《题高漫士为周仲器作黄山书室图》
明 · 王恭
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
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
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
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
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
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
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
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
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
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
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
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高漫士为周仲器作黄山书室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联“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以大海的空灵和黄山的雄浑为背景,展现出书室的选址之妙。接着,“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描绘了书室隐藏在翠绿树林中,书香四溢,藏书丰富。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写主人在白天也常常拉上帷幕,享受独处的宁静,怀抱古琴,心境平和。诗人以“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表达了对书室主人超然物外、如古代贤士般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进一步描绘了书室周围环境的自然和谐,书声与流水声交织,宛如天籁。接下来的诗句“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则暗示了书室主人的高雅情趣,禅意与艺术共鸣。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借典故表达对学术交流的向往,暗示书室主人的学识渊博。尾联“闲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则传达出主人淡泊名利,以书为伴,心境如镜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黄山书室的隐逸之美,以及主人的高尚情操,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理想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