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
出处:《暑日题道边树》
唐 · 王毂
火轮迸焰烧长空,浮埃扑面愁朦朦。
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
清风留我移时住,满地浓阴懒前去。
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边树。
羸童走马喘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
清风留我移时住,满地浓阴懒前去。
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边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火轮:烈日。迸焰:喷射火焰。
浮埃:飞扬的尘土。
朦朦:模糊不清,迷茫。
羸童:瘦弱的孩童。
走马:骑马行走。
喘不进:气喘吁吁难以前进。
移时住:停留一会儿。
满地浓阴:遍地的树荫。
懒前去:不愿离开。
人无及物功:人类无法像自然万物一样发挥作用。
团团道边树:成排的路边树木。
翻译
烈日喷射火焰照耀天际,飞扬的尘土扑面让人忧郁迷茫。瘦弱的孩童骑马气喘吁吁难以前行,忽然遇见一片碧绿的树林带着清凉的风。
清风让我停留片刻享受,满地的浓荫使人不愿离开。
却感叹人无法像万物一样发挥作用,不像那些成排的树木静静地守在路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夏日的景象,火轮迸焰形容烈日如同火焰般炙烤着大地,浮埃扑面则是微小尘埃在空中飞舞,遮挡了视线,使人感到心情烦躁。羸童走马喘不进,是说即使是英俊的少年骑着快马,也因为热得难以前进。忽逢碧树含清风,则是在这样的炎热中突然遇到了一棵散发着清凉气息的绿树。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美之情,清风留我移时住,是希望时间能停留,让自己多享受一些这份清凉。满地浓阴懒前去,则是因为树荫下的舒适,使得行走的人都有些不愿离开。
最后两句却叹人无及物功,不似团团道边树,是感慨人类虽然有很多努力和成就,但终究无法像这棵树一样,长久地为世界带来阴凉和安宁。这棵树就像是道路旁的一位守护者,无声地为过往行人提供着休憩之所。整首诗通过对比人与自然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事物持久不变特性的赞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