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全文

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

出处:《读杨忠悯公集
明 · 卢龙云
在昔乘嘉运,深宫事玄默。
天子但垂衣,虚心委贤硕。
谁其负端揆,转为狐鼠窟。
所以节直者,怒发眦为裂。
是时杨职方,尤称铁石肠。
立谈辄太息,颇类戆与狂。
大廷初抗议,流落谪边疆。
赐环未几日,吐论眉转扬。
请剑务诛佞,激烈由天性。
何知逆耳言,叩阍不可听。
屈首就簿责,幽系伤形影。
微臣亦何辜,天王自明圣。
伤哉遘憸壬,甘为虎蟒嗔。
爱憎移生死,烈士乃陨身。
直气元不改,方幸已成仁。
馀作忠魂补,兼以待后昆。
人心自不昧,天心亦可回。
一朝朝论定,殊恩及夜台。
嗣子悯先志,勋业起尘埃。
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杨忠悯公的生平与遭遇,展现了其正直刚烈的性格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幸命运。诗中通过“在昔乘嘉运”开篇,暗示杨忠悯公曾处于国家繁荣昌盛之时,却因内部政治斗争而遭受贬谪之苦。诗人以“天子但垂衣,虚心委贤硕”赞颂君主对贤能的委任,反衬出杨忠悯公的悲剧命运。

接着,“谁其负端揆,转为狐鼠窟”一句表达了对杨忠悯公被陷害的愤怒与惋惜。诗人通过“所以节直者,怒发眦为裂”强调了杨忠悯公的正直与刚毅,即使面对权贵的压迫,他依然坚守原则,怒发冲冠。

“是时杨职方,尤称铁石肠”赞扬了杨忠悯公的坚韧不拔,即使在流放边疆的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坚定。诗人通过“立谈辄太息,颇类戆与狂”描绘了杨忠悯公在大廷之上直言进谏的形象,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权的精神。

然而,“大廷初抗议,流落谪边疆”揭示了杨忠悯公最终的命运,尽管他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未能得到君主的理解和支持,只能远赴边疆。诗人通过“赐环未几日,吐论眉转扬”描述了杨忠悯公在被召回后的短暂喜悦,以及他对纠正朝政、惩治奸佞的强烈愿望。

“请剑务诛佞,激烈由天性”进一步强调了杨忠悯公的正义感和对腐败现象的坚决打击。然而,“何知逆耳言,叩阍不可听”表达了诗人对杨忠悯公直言进谏却遭忽视的无奈与痛心。

“屈首就簿责,幽系伤形影”描绘了杨忠悯公在政治迫害下遭受的苦难,以及他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微臣亦何辜,天王自明圣”表达了诗人对杨忠悯公无辜遭遇的同情与不解。

“伤哉遘憸壬,甘为虎蟒嗔”揭示了杨忠悯公在政治斗争中受到小人的陷害,最终导致他的不幸命运。“爱憎移生死,烈士乃陨身”强调了杨忠悯公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即使在生死面前,他依然坚持正义。

“直气元不改,方幸已成仁”表达了诗人对杨忠悯公正直不阿、英勇献身的敬仰之情。“余作忠魂补,兼以待后昆”暗示了杨忠悯公的精神将激励后人,成为他们行动的指南。

最后,“人心自不昧,天心亦可回”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光明面的坚信以及对上天公正的期待。“一朝朝论定,殊恩及夜台”预示了杨忠悯公的功绩终将得到公正评价,其恩泽将惠及后世。“嗣子悯先志,勋业起尘埃”描绘了杨忠悯公后代继承其遗志,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杨忠悯公生平的回顾,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正直的品质以及在政治斗争中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精神的敬仰与对公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