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出处:《瞻彼南山诗 其一》
宋 · 司马光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
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邦家之光,君子万年。
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维叶牂牂,君子之燕。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邦家之光,君子万年。
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注释
南山:指代南山,可能象征着尊贵或神圣之地。棠:棠梨树,果实可食,也用于祭祀。
牂牂:形容叶子茂盛且整齐的样子。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笾豆:古代祭祀或宴会时使用的竹器和陶器,用来盛放食物。
洋洋:众多、丰富。
鼎俎:大锅和祭肉,象征丰盛的饮食。
百羞:各种美味佳肴。
阜昌:丰富充足。
邦家之光:国家的荣耀和栋梁。
万年:长寿,永恒。
四荒:四方边远之地。
受禄无疆:接受的恩惠和权力没有边界。
翻译
遥望那南山啊,有槚树有棠梨。叶子繁茂又整齐,君子在此宴息。祭祀用品摆满堂,大鼎小鼎食物香。丰盛菜肴堆满案,上下同乐共享安康。
国家的荣耀,君子万寿无疆。统治四方,领受福禄无边无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祥和生活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礼器和食物的陈列,展现了古人对于平安、富足和长久秩序的向往。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 二句直接指向了一处风景如画的地方,有树木生长,这里的“梌”和“棠”都是树木的名称,它们在这里象征着生命力与繁荣。
接下来的"维叶牂牂,君子之燕",则是对这片山林中鸟儿欢唱的情景描写,用以表达诗人对和谐美好的追求。这里“叶牂牂”形容树叶浓密的声音,而“君子之燕”则寓意为君子的安居。
"笾豆洋洋,鼎俎将将" 描述的是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其中的礼器摆放得井然有序,显示出一种井然有序的社会状态。"百羞阜昌,上下乐康" 则表达了人们在这样的秩序中共同享受繁荣与和平。
最后,"邦家之光,君子万年" 和 "抚有四荒,受禄无疆" 两句,则是对理想国度的美好祝愿,希望国家永远光明,君子的德行能够传承千秋,以及对王者的统治范围和福祉期盼无边无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礼制文化以及国家长久繁荣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