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
出处:《次沈商卿见怀韵》
宋 · 章甫
歌喉宛转变鸣禽,载酒曾同花下吟。
寒潮不应宿渔浦,挑灯还忆夜深语。
十载故人谁似君,便拟卜邻桑柘村。
青钱未办归期远,满目春山空秀婉。
有酒何须身后名,高轩未必如徒行。
朝看桃杏发红萼,晚来风雨嗟零落。
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
问君何日憩奔走,忍令春色成乌有。
寒潮不应宿渔浦,挑灯还忆夜深语。
十载故人谁似君,便拟卜邻桑柘村。
青钱未办归期远,满目春山空秀婉。
有酒何须身后名,高轩未必如徒行。
朝看桃杏发红萼,晚来风雨嗟零落。
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
问君何日憩奔走,忍令春色成乌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歌喉:歌声。宛转:变化多端。
鸣禽:鸟鸣。
寒潮:冷潮。
渔浦:渔港。
挑灯:点灯。
十载:十年。
故人:老朋友。
卜邻:选择邻居。
青钱:未成熟的谷物。
归期:回家的日子。
空秀婉:空自美丽。
身后名:死后留名。
高轩:华丽的车马。
徒行:步行。
桃杏:桃花和杏花。
红萼:红色花瓣。
零落:凋谢。
寻幽:寻找幽静。
选胜:挑选美景。
百岁:百年。
憩:休息。
奔走:忙碌。
春色:春天景色。
翻译
歌声如同变换的鸟鸣,曾与你共饮赏花吟唱。寒冷的潮汐不应滞留渔港,挑灯回忆深夜的话语。
十年老友,谁能比得上你,我打算在桑柘村与你为邻。
青钱未备,归期遥远,眼前春山虽美却空自秀丽。
有酒何必追求身后虚名,高车大马未必抵得过步行。
清晨看桃花李花绽放红艳,傍晚风雨中感叹它们凋零。
寻访幽静美景不应拖延,百年光阴又能有多少呢。
请问何时能停下奔波,别让春光化为乌有。
鉴赏
这首宋诗《次沈商卿见怀韵》是章甫所作,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歌喉宛转变鸣禽”,形象地刻画了友人的歌声如同鸟儿鸣叫般动听。第二句“载酒曾同花下吟”回忆了他们一同饮酒赋诗的欢乐场景。
接下来,“寒潮不应宿渔浦,挑灯还忆夜深语”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思念,即使在寒冷的夜晚,诗人也难以忘怀他们深夜交谈的情景。诗人感慨“十载故人谁似君”,怀念旧日友情深厚,希望能与友人长久为邻。
“青钱未办归期远,满目春山空秀婉”流露出诗人因归期遥不可及而产生的惆怅,春山虽美,却只能独自欣赏。诗人认为“有酒何须身后名”,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非追求死后声誉。
最后两句“朝看桃杏发红萼,晚来风雨嗟零落”寓言了世事无常,美好的事物易逝,诗人感叹时间匆匆,提醒友人珍惜眼前时光。“寻幽选胜不应迟,百岁光阴能几时”再次强调及时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结尾处,“问君何日憩奔走,忍令春色成乌有”直接向友人发出询问,希望他们能早日停下忙碌的脚步,共同享受春光,避免让美好的春色化为乌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