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期一去弦堪绝,碎折床头叔夜琴
明 · 胡应麟
总角携书到上林,华筵何处不招寻。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
钟期一去弦堪绝,碎折床头叔夜琴。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
钟期一去弦堪绝,碎折床头叔夜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晚年时的感慨与心境。诗中以“总角携书到上林”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年轻时的勤奋好学,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接着,“华筵何处不招寻”则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广交朋友,四处游历的情景。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分别指代了淮南王刘安和蓟北的梅花,象征着诗人的才华横溢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赋”和“吟”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创作热情和艺术追求。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这两句则转入对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的感慨。斜阳映照下的剑锋黯淡无光,象征着青春的消逝;而“书札半浮沉”,则暗示着过去作品的散佚,以及岁月带来的遗忘感。
“钟期一去弦堪绝,碎折床头叔夜琴”,这里引用了伯牙子期和嵇康的故事,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深深遗憾。伯牙失去子期后,认为琴已无趣,嵇康在临刑前弹奏《广陵散》,感叹知音难遇。这两句诗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知音的哀伤和对艺术生命的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