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出处:《虞启东丧偶》
明 · 郑文康
朝露易为晞,佳人难再得。
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
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一朝娶得孟家女,十年拨断琴中弦。
未赋白头吟,先歌绿珠怨。
入门空饮合卺杯,结发竟违偕老愿。
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
湿透青衫声转咽,樱桃树下月明多。
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
侍郎有儿当少年,读书不减梁鸿贤。
一朝娶得孟家女,十年拨断琴中弦。
未赋白头吟,先歌绿珠怨。
入门空饮合卺杯,结发竟违偕老愿。
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
湿透青衫声转咽,樱桃树下月明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郎在丧偶后的悲痛与哀伤。开篇“朝露易为晞,佳人难再得”以朝露易干比喻美好事物的短暂,表达了对失去爱人的深深惋惜。接着,“虽云壮士心,谁能免凄恻”则道出了即便是坚强的人,面对离别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悲痛。
诗中提到侍郎年轻时娶了才女孟家女,十年间琴瑟和谐,却不幸遭遇丧偶之痛。未等到白头偕老,便已先感绿珠之怨,暗示了两人情感深厚,却未能共度一生的遗憾。进门时的合卺杯象征着新婚的喜悦,而“结发竟违偕老愿”则揭示了最终未能实现白头偕老的愿望,充满了无奈和悲伤。
最后,“臼炊入梦事如何,葬玉埋香泣素娥”描述了侍郎在梦中回忆与爱妻共同生活的场景,以及在现实中为她料理后事的痛苦。通过“湿透青衫声转咽”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侍郎因悲伤过度而衣衫湿透、声音哽咽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和对失去美好时光的哀悼,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与生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