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装亲匣剑,拨火唤劳饙
出处:《束装》
宋 · 毛滂
束装亲匣剑,拨火唤劳饙。
鸦散鸡声断,烟低野色分。
徘徊半树月,拍塞一山云。
叫助日车上,扶桑犹未闻。
鸦散鸡声断,烟低野色分。
徘徊半树月,拍塞一山云。
叫助日车上,扶桑犹未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束装:打包行李。亲匣剑:亲手取剑。
劳饙:炊烟。
鸦散:乌鸦归巢。
鸡声断:鸡鸣声消失。
烟低:烟雾低垂。
野色分:田野景色分明。
徘徊:漫步。
半树月:半树月影。
拍塞:笼罩。
一山云:满山云雾。
叫助:呼喊以助威。
日车上:东方的日出。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神树。
翻译
打包好行囊,亲手取出宝剑,拨开炉火,呼唤炊烟。乌鸦归巢,鸡鸣声渐息,烟雾低垂,田野景色清晰可辨。
我在月光下徘徊,望着半树光影,山间云雾缭绕。
我高声呼叫,希望能唤醒东方的日车,但扶桑神树还未听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行吟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边疆戍守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思念。
"束装亲匣剑,拨火唤劳饙。" 这两句表明诗人正在准备出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军旅生活的忙碌与紧张,"拨火"和"劳饙"都暗示着生活的不易。
"鸦散鸡声断,烟低野色分。"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乌鸦的叫声、鸡的啼鸣,以及烟雾低垂与大地颜色的融合,营造出一种边塞荒凉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寂寞。
"徘徊半树月,拍塞一山云。" 这两句则展示诗人在夜晚徘徊于树下仰望着不完全露面的月亮,以及拍打着边塞的山巅上飘浮的云朵。这既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也描绘出了边疆的辽阔与静谧。
"叫助日车上,扶桑犹未闻。" 这最后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深,他在太阳高悬时呼唤着同行者,然而关于桑树的消息——桑树常作为春天到来的象征——他还未曾得知,这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的渴望和对故土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苍茫的边塞行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