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扁舟下荆江,信宿七百里全文

扁舟下荆江,信宿七百里

出处:《归舟濡滞示仁仲
宋 · 胡寅
扁舟下荆江,信宿七百里
少萦玉州岸,翠壁红楼起。
提携桃竹杖,飞步同徙倚。
永啸来长风,极望际天水。
登临兴未穷,归思孰能弭。
枕湖驾高浪,万顷期一苇。
飞廉不借便,进尺或退咫。
莽苍入葭芦,回环乱洲沚。
刺篙力言匮,挽缆路仍圮。
物用各有时,奡荡未可鄙。
风水亦何心,邂逅乃如此。
快意得濡滞,赢缩固其理。
子文三已仕,了不见愠喜。
斯犹未称仁,胡不听行止。
南山定非远,风驶一帆耳。
携壶上翠微,旅琐为君洗。

拼音版原文

biǎnzhōuxiàjīngjiāngxìn宿bǎi

shǎoyíngzhōuàncuìhónglóu

xiétáozhúzhàngfēitóng

yǒngxiàoláichángfēngwàngtiānshuǐ

dēnglínxīngwèiqióngguīshúnéng

zhěnjiàgāolàngwànqǐngwěi

fēiliánjiè便biànjìnchǐhuò退tuìzhǐ

mǎngcāngjiāhuíhuánluànzhōuzhǐ

dēnglínxīngwèiqióngguīshúnéng

zhěnjiàgāolàngwànqǐngwěi

fēiliánjiè便biànjìnchǐhuò退tuìzhǐ

mǎngcāngjiāhuíhuánluànzhōuzhǐ

gāoyánkuìwǎnlǎnréng

yòngyǒushí,{shàngjiáxiàqiáo}dàngwèi

fēngshuǐxīnxièhòunǎi

kuàizhìyíngsuō

wénsānshìlejiànyùn

yóuwèichēngréntīngxíngzhǐ

nánshāndìngfēiyuǎnfēngshǐfāněr

xiéshàngcuìwēisuǒwèijūn

注释

扁舟:小船。
信宿:两夜。
玉州岸:玉州边的河岸。
红楼:红色的楼阁。
提携:手持。
徙倚:徘徊。
永啸:长久地啸歌。
天水:天与水的交接处。
弭:停止。
枕湖:枕着湖水。
期:期待。
一苇:一片苇叶的小舟。
飞廉:疾风。
莽苍:荒凉。
葭芦:芦苇。
刺篙:撑篙。
圮:毁坏。
奡荡:动荡不安。
鄙:鄙视。
邂逅:偶然相遇。
濡滞:困顿。
赢缩:盈亏。
子文:楚国大夫屈原。
愠喜:愠怒或欢喜。
斯犹未称仁:这还不算仁德。
南山:指近处的南山。
风驶:风推动。
翠微:青翠的山峰。
旅琐:旅途中的琐事。

翻译

乘着小船顺荆江而下,两天一夜航行了七百里。
稍作停留于玉州岸边,那里有翠绿的峭壁和红色的楼阁矗立。
手持桃竹拐杖,我们轻快地漫步,时而停靠,时而远眺。
在长风中放声高歌,极目远望,只见天水相接的壮丽景色。
登高赏景意犹未尽,思乡之情却难以抑制。
枕着湖水,驾驭巨浪,期待能在浩渺的湖面乘一叶扁舟。
风向不定,前进一尺可能后退一寸,这是自然规律。
在芦苇丛中穿行,曲折的洲渚让人迷失方向。
用力撑篙却力不从心,拉扯缆绳,道路也已损坏。
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之时,动荡不安并非可耻。
风与水并无恶意,只是偶然相遇,造成了这样的境况。
在困境中找到乐趣,盈亏本就是生活的常态。
像子文那样多次辞官,他从未表现出愠怒或欢喜。
这还不足以称为仁德,为何不随心所欲,听从自己的选择。
南山其实并不遥远,只需借助风的力量,一帆即可抵达。
带上酒壶,踏上翠微山,旅途中的琐事,让我为你洗去尘埃。

鉴赏

这首宋诗《归舟濡滞示仁仲》是胡寅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沿荆江而下的旅程。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舟行过程中的景色变化和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句“扁舟下荆江,信宿七百里”交代了行程的起点和距离,接下来“少萦玉州岸,翠壁红楼起”描绘了沿途的风光,玉州岸边的美景与红楼相映成趣。诗人“提携桃竹杖,飞步同徙倚”,表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与友人一同欣赏风景。

“永啸来长风,极望际天水”写出了开阔的视野和畅快的呼啸,然而“登临兴未穷,归思孰能弭”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期待着“枕湖驾高浪,万顷期一苇”,但航行中遇到困难,“飞廉不借便,进尺或退咫”,反映出旅途的波折。

“莽苍入葭芦,回环乱洲沚”形象地描绘了芦苇丛生、水域错综复杂的景象,而“刺篙力言匮,挽缆路仍圮”则写出舟行的艰辛。诗人以“物用各有时,奡荡未可鄙”表达对自然规律的理解,认为即使遭遇挫折,也无须沮丧。

诗人以子文自比,三次辞官而不愠怒,展现出超然的人生态度。他鼓励友人不必过于执着于仕途,因为“南山定非远,风驶一帆耳”。最后,诗人提出“携壶上翠微,旅琐为君洗”,愿以山水之乐洗去旅途的烦忧,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舟行经历为线索,寓言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